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会拉动哪个领域?我们该怎么把握和布局?
作为80后的我们,因为年少错过了08年的房地产机会,有因为事业刚起步没有资金和精力错过了去年启动的股市大涨,那么当我们80后主宰这个社会时总会给我们留下点机会吧。国家的目的就是想让人民分批的富起来,不断的再给大家释放信号,有心人都会留意的。所以他们富起来会是哪个领域呢,我觉得实实虚虚,该是实体经济了吧,是互联网吗,物联网,还是汽车......
2014年底,提出来中国经济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讨论5个问题,将围绕中国新常态
经济结构
经济速度
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
对外开放战略
重点和大家介绍中国新常态的思维与信息;不讨论知识与结论(偏向思维讨论,因为在
经济转换期,很难统一认识)
尽量能够探讨未来对大家有用的东西,不发牢骚。我们不能改变历史,应该适应历史。
从2014年底至今2年,有五个与过去经济不同的方面:
一、经济结构的不同
过去:中低端结构
现在:中高端结构
首先涉及的问题:是对支柱性产业变化的问题。支柱性产业是指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在前几位的产业。
过去的国家支柱性产业有两个:
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引发了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为10%的话,
其中5%增长来源于传统制造业。出现的问题:严重产能过剩、去产能化。
房地产行业----经济增长的20%来源于房地产。出现的问题:库存太多、去库存化。
现在的国家支柱性产业有三个
战略新兴产业
服务业
现代制造业
支柱性产业转型概括为“退2进3”,遇到的国内压力及国际压力非常大(美国希望互
补性中国的存在,而不希望竞争性中国的存在,美国会不断加大对中国压力的再平衡和挤压)
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
过去:高高速增长
现在:中高速增长
经济学界对增长速度的划分:
5%以上的GDP增长率为高速增长;
5%-6%为低高速;
6%-8%为中高速;
8%以上为高高速。
目前我们提到的“中高速”增长就是经济增长率维持在6%-8%之间。在制定“十三五”
(2016-2020年)规划期间,确定了6.5%-7%之间的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体制的不同
过去:政府配置资源的体制(政府主导性体制,市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都是竞争关系,
促进了经济迅速。但无法避免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现在:转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在企业平等竞争中完成配置,而非由政府配置资源。
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
过去:靠大规模投放生长要素来刺激市场增长。
80年代靠便宜劳动力投放推动增长,大量劳动力涌向沿海城市打工,出口拉动了经济增长;
90年代靠大规模土地投放促进增长:政府可以买卖土地,靠房地产要素投放拉动经济增长;
00年代靠大量向市场投放货币,拉动经济增长。
目前情况,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红利吃完,匆忙放开二胎,刺激人口)
2002年,货币供应链约16万亿,去年年底,货币供应链144.52万亿。继续投放,会出大问题。
现在:转向为创新驱动市场经济
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的不同
过去:扩大出口,吸引国际资本,搭其他人便车。
现在:转向双向开放---既要搭他人便车,也让他人搭我们便车。不仅强调出口、也强调
进口;不仅强调吸引外商投资、也鼓励资本走出去。标志性事件:一路一带战略
经济结构的不同调整涉及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调整涉及的第一个方面: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去产能化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产能合作,将一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外,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
面临的问题:
2015年提出的解决方案,经过详细调研,中国与国外进行产能合作,与发达国家无法合作。举例:
国内的纺织行业严重产能过剩,其中纺纱行业额外过剩。某企业前往美国寻求合作,美国提出来两项要求-----必须使用美国原材料、不能在美国地区销售,导致大量产品倾销至国内。
另外,欧盟议会也匆忙通过决议:反对承认中国世界经济主体
解决方案:通过以下四个方法,预计至少3年能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
A.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遇到的问题(1.法制不健全。2.信用很差,经常欠款不还)
能与中国有产能合作的国家:印度,但存在其他纠纷,如领土纠纷、达赖还住在印度
预测:与发达国家合作不是一天两天短期内能见效、是周期性(2-3年)的方案概念
B.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去产能化的宏观环境
供给学派的观点:企业不会生产市场不要的产品
供给会创造需求,不会出现市场需求不够的问题。
需要三个条件配合:a.政府必须减税、把财富配置交给企业
b.减少行政干预,不要管企业生产什么产品等
C.降低企业成本
类似成功案例:a.美国里根总统,造就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再度辉煌。
b.英国的撒切尔,促进了英国经济
我国的相应做法:
a.今年财政赤字2.8万亿,预计减税3.6万亿,5000多亿用于民生
b.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不要管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产量多少。
c.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成本上升太快、劳工成本不断推高,《劳动法》准备改进。
d.融资成本太高,降低企业成本。
C.把企业的无效产能转向有效产能
企业的产能过剩是无效产能过剩、有限产能不足。每天有倒闭关门的企业、哀鸿遍野。
去年中国顾客在海外购物消费能力1.5万亿人民币,而海外顾客在国内购物消费能力相
差巨大。
D.打掉一部分僵尸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经统计,有约261家上市公司为僵尸企业。
面临的问题:国有企业抵制情绪、反抗能力很强,导致上层政策摇摆(如债转股、并购等)。
权威人士对通过变向并购、债转股对企业变向保护,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强制性去僵
尸企业。
二、调整涉及的第二个方面:房地产行业---去库存化
到2016年8月底,约15亿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库存。国内的消耗能力为1亿平方米/年,约15年才能消耗完。
2013房地产公司增速为20%--18.5%
2014房地产公司增速为10.05%
2015房地长公司增速降为仅2%
今年三月份,今年北上广房地产量价齐涨,吸取去年股灾大跌的经验,查后上涨来源于场外杠杆配资,采取了解决场外配资,宣布零首付、首付贷违法的调控手段。
为何5年前不提去库存化,存在五个担忧:
A.保持经济稳增长15%的担忧
B.房地产杠杆率很高,是否会引发银行不良贷款率提高,银行呆坏账是否大幅增长,
引发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C.引发建筑业和建材业行业会收缩,失业人员增长,引发社会不稳定
D.地方政府不能卖地,地方债如何偿还,地方财政停摆,地方政府经营是否会出现问题
E.部分区域房价会大幅度回落,老百姓的不动产财富的大面积缩水,是否会引发老百姓的不满情绪
2015年底提出去库存化,因为对以上五个担忧有了如下新认识:
A.明确提出经济增长率为6.5%。如果要保8%以上的经济增长,必须要保房地产。如果
按照已宣布经济稳增长6.5%-7%,不需要保房地产。
B.地产的第一大债主不是银行,是信托、保险公司、地方信贷。预测会引起群体事件
的不断爆发。市场约3000多亿理财与房地产有关,如不能到期兑付,老百姓财富蒸
发,会聚众不满,建议如不影响交通,无须干预群体事件。
C.中国的劳动力已经转为供不应求了,与10年前不同。新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如快递行业等提供了大量机会,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情况。
D.发现本届政府一直不偿还上届政府的债务。以后地方债务统一由中央政府承担债务,
避免地方政府弄不好,乱整一气。
E.房价如果跌落,需跌破2009年底房地产价格,老百姓才会大面积财富缩水。目前房
价离2009年房价仍有较大距离。
业内提出了三种去库存化办法,A&B方法均被否定,最终确定了C方法
A.由政府去库存化-----8万亿库存需60万亿。去年2015年GDP才67万亿,没有可能。
B.采取零首付、首付贷,会引发金融危机,此方案被否定。
C.由市场完成去杠杆化。政府会配合放开相应政策体制,预计约5年的时间,房地产
会逐渐转为一个常态性企业。
选取市场去杠杆方法,来源于供求关系的规律作用:供过于求的地方,房价会继续回落;
供不应求的地方,房价会继续上涨。如何判断供求关系,要依赖于价格弹性(一但降价,如果立刻卖完,则供不应求;一但降价,如果依然无法卖掉,则供大于求。房价的判断
是对供求关系的判断。)未来对房地产的判断,要以市场逻辑判断。交给市场,市场会强制性起左右,消耗库存上个月开始,北京的二手房交易超过了一手房,说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大家在出货。
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严格控制北京的户籍进出,对北京户籍的调研显示,平均一家户籍有4套房,需求
不会涨到哪去。
B.京津冀一体化:去非首都功能(首都功能为:a政治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文化中
心d科技创新中心),1-3月份,实施去首都功能后,约70万人离开,减少了对住
房的需求。
C.学校不许扩大、医疗不许扩大,允许在非首都区域建立分部。
调整涉及的第三个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上升成为“十三五”期间的第一个支柱性产业
具有战略性和新兴性的产业,有以下两个特征
---市场需求很大;
---短期内技术能够突破
根据这两个特征,我们搜索100多个行业,发现未来5年内有8个新兴产业要点
1.新能源:
挥发性燃料:相对于传统能源(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而言,包括5个方面(水能、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核能)
经过考察后,得出以下结论
a.水能的可投资空间不大,国家开发的差不多了。
b.生物能源的可开发空间不大,未找到可持续开发的生物,目前是对农产品的开发。
C.风能、太阳能属于探索性阶段,不具备大力开发的能力,具备以下缺陷:
-------发电成本高于传统发电成本
-------不可持续性和间歇性,决定了其无法正常上网(电要上网必须要稳定,所以要
改进储能技术,目前无平稳上网的储能技术)
-------技术路线摇摆,如光伏一直在两个方面存在争议:多晶硅和薄膜技术(如
港股汉能薄膜发电)
d.核电有充分的投资条件: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几十家机构,在2014年对外公布完成
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突破(核安全问题,不怕地震和缺水);去年公布第四代核电
技术的突破(核废料的处理)美国、法国、中国已由世界承认完成了第三代、第四
代核电技术的突破,对核电安全的处理已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核发电投资涉及到十
八个行业的投资,拥有充分的投资条件和持续的投资过程。
2.新材料
新材料的变革将引起很多产业的变革,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世界上新材料
发展最快的是英国,发现了超薄材料,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去年习总书记参观了曼彻斯特大学的石墨烯实验室,属于新材料。石墨烯材料的应用
范围非常广泛。硬度是钢的几十倍,应用领域广,投资潜力巨大
3.生命生物工程(美国领先)
市场需求巨大:医疗(如器官再造等)
4.信息技术以及新一代技术
信息技术根据去年资本投向,主要投向为以下方面:
a.芯片投资(中国无法生产出芯片,全靠进口)
b.无线传输技术
c.信息技术的终端使用:我国与美国站在同一水平上,如P2P、众筹等
d.大数据:我国目前大部分大数据公司都在贵阳,因为天气原因、需要散热。
e.安全性:目前的信息技术没有安全性,要解决信息安全性,需要解决数据量子传输
今年中国将发射第一个量子卫星,实现从航天到地的信息传递,实现天地一体化
5.节能环保
我国是最大资源消耗国和污染国,如废水处理,靠技术而形成产业需求。环保部调整
政策:过去是谁污染谁处理,现在是谁污染谁拿钱第三方处理。由于第三方处理而形
成产业化,这个产业未来有巨大的产业需求,要大力推进。
6.新能源汽车
虽然我国的技术尚未有突破,但此行业仍然具有巨大潜力
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就是电池技术,英国领先。剑桥大学已开发电池技术一次充电可维
持600多公里、充电一次15分钟。
7.智能机器人
工业4.0物流网,生产力智能化,这个领域空缺非常大,德国领先。智能机器人的生
活应用也非常多
面临的问题: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上没问题,但出现法律问题(如事故发生,如何界定责任)
------智能保安(如小孩如果不懂,被打后如何界定责任)
------机器人生产能力不行,日本生产领先,机器人生产零部件周期约9周。在上世纪
90年代,美国发展互联网、日本发展机器人,日本落败(因为机器人的发展是建
立在互联网发展后),但留下了非常强的生产线
8.高端装备制造
需求量大,但我国目前无生产技术,如医疗装备(核磁共振)等
调整涉及的第四个方面:服务业成为“十三五”期间第二个支柱产业
服务业分为四大类:
1.第一类服务为消费服务:为消费生活提供的服务业。消费服务包括6个方面
a.餐饮与商贸
b.医疗与健康:国内看病难
c.养老消费服务: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需求量大。投资养老消费服务,要控制
两个团队(一个是老年病治疗团队、一个是老年特殊服务团队),这两个团队组织
起来,就能投资养老消费服务,投资空间巨大
d.儿童消费服务
e.家政消费服务
f.信息消费服务
2第二类服务为商务服务,包括4类
a.金融服务: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有巨大发展空间,例如金融改革、混
合经济改革等,推进商务服务业发展。
b.机构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经济商务类律师事务所等
C.投资资讯类公司:包括投资咨询、管理咨询、经营咨询等公司
D.园区管理公司:包括园区开发、管理经营等公司
3.第三类服务为生产服务,即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3个方面:
a.技术服务
b.设计服务
c.生产业务外包服务
4.精神服务
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提供的服务,包括娱乐、影视、旅游、文化、出版等等,
以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为特点的服务。有宽泛的投资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影视、音乐、戏剧
b.旅游与休闲
C.文化与出版(收藏、书画等)
调整涉及的第五个方面:现代制造业成为“十三五”期间第三个支柱产业
制造业分两种:
传统制造业---生产私人产品,吃穿住用都来自于它
现代制造业---生产公共产品
发展现代制造业,大致有五个要点:
1.飞机制造与航天器制造
我国是飞机的需求大国,市场需求巨大
2.高铁装备制造
高铁装备市场需求巨大,在国际市场也有非常强的性价比的竞争力。高铁装备制造
一旦启动,带动的产业是多方位的,如钢铁(高铁轨道钢)、钢轨到信息、电力到
装备都是一体化的
3.核电装备制造
4.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
准备用特高压技术改造中国电网,用这种技术改造国电网,就会形成全国统一电网,
是否会有安全性问题?“十三五”期间此项投资拉动的直接与间接投资可能有4万
亿左右。
5.现代船舶制造
即现代军工制造,与国防战略相联系。我国国防战略有两个支撑点
A.远洋海军(包括航母编队)
B.航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第六代战争,第五代战争为核战,核战没有赢家、双输)
作者:Jake
来源:知乎
此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