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装备制造业协会

发挥集群产业优势 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区域经济崛起

导语:产业集群是增强区域主导产业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态,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比较薄弱,可以利用的资源相对贫乏。因此在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之下,举步维艰。通过打造产业集群,整合上下游资源,发挥规模效应,是走出目前困境,实现做大做强目标的有效途径。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带动性的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工信部日前提出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可谓正逢其时。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二十条意见。这是工信部首次就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出台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要“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也提出要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所以说,《意见》顺应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改委原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指出,“此次出台的 《指导意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继《中国制造2025》之后,工信部发布的又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对于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既有长远意义也有现实的创新意义”。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发展增速仍然呈现放缓态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据统计显示,今年1~5月,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利润总额等各方面的增速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回落,企业亏损面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扩大。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基础仍不稳固,企业运行压力不断增强,有些中小企业发展下降幅度甚至超过10%,出现负增长,所以当前国务院提出稳增长、调结构、创新创业发展是一项重要举措。
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片沃土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现象。美国硅谷的繁荣、意大利经济的振兴、中国沿海地区的迅猛发展,都说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一种趋势,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工业来说,目前集群发展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已经占据工业总量的半壁江山,我国的一些省市,如浙江、广东等,企业的集群发展为当地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意义重大。一是集群发展能够降低企业创业、创新的成本,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二是集群发展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能够扩大中小微企业的生长空间,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集群内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能够带动一大批合作企业的成长,学习效应也会不断发生裂变,生成更多的成功企业,对于中小微企业拓展空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大质量品牌建设以及对外合作力度。在集群里面,政府可以发挥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优惠,提供公共服务,选择合适的厂商进驻集群,不断在集群内形成社会资本的有效积累,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使企业之间的诚信文化、品牌建设不断加强。现在,品牌竞争已经扩延到集群品牌的竞争,这更加突出了集群发展的重要性。发展产业集群不仅具有长远意义,也是目前稳增长的迫切需求。通过建设产业集群可以盘活一个地区的经济,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源和环境。
打造新型产业集群新亮点
目前,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与此同时,我国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这种智慧互联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要实现系统层面的智慧互联,不仅需要少数大企业掌握智能制造技术,更需要大量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等的集成、协同和动态演进。
对此王远枝特别指出,《指导意见》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智慧集群。“对于中国而言,没有中小企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是十分困难的,只有通过智慧集群的发展,中国的智能制造才会有最广泛的基础”。
此外,《指导意见》还突出了合作与交流,产业集群的作用就是要加强合作,不仅是在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还要有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政府部门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做好集群公共服务工作,优质的企业才会被不断地被吸引,这也是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与国外相比有差距的地方。
筑巢引凤有序发展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水平很低,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一些地方的产业集群只是简单的企业扎堆,彼此之间缺乏分工合作,企业的进驻也只是看上了当地的一些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而不是从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分工协作水平等角度进行考虑,这就达不到集群发展的规模效应。
此外,集群内部产业结构也不合理,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群体合作,各种类型企业并存,产业链低端特征显著。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也较弱,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品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各自封闭,不能形成合力。还有的是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基础建设不配套、整体规划缺乏,没有统筹协调、政策优惠,特别是集群内企业文化建设严重滞后。政府规划引导作用有待加强。有政府政策的支持,集群发展才会更加有序协调,不会简单地任其自生自灭,在这方面政府要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前期试点成绩斐然
其实早在2011年科技部就已启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在全国遴选了32个试点。如今,一些定位清晰的试点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当地的“产业名片”。如中国硅谷——中关村移动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电谷——保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动力谷——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光都——潍坊市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
未来,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全方位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通过遴选一批最具产业特色、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跟踪扶植,总结推广其先进经验。力争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若干国际先进型和国内领先型产业集群,培育20个以上年销售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以上年销售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带动地方建设100个以上年销售额过200亿元的省级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支柱产业。
六建议促产业集群发展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动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需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把文件规定落到实处。
二是集群的建设要在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集群内分工水平,促进集群发展上规模、上水平。特别是要形成集群的规模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加快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三是要加强集群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发展、智能发展的路子。要从一般的加工制造向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张,向中高端不断迈进,实现调整和优化。
四是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信息服务、技术管理咨询培训等,加强政府和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推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手段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在集群企业内的应用。
五是加强集群内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增加企业之间的诚信建设,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不断突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加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形成。
六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用好的政策、好的基础设施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吸引人,留住企业。同时,加强集群经验交流和管理服务,发挥筑巢引凤的作用。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