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装备制造业协会

商会专家走进瀚业 为完善智能生产线奉献智慧

"国内首条单体液压支柱柱头智能加工生产流水线,在商会理事单位山东瀚业机械有限公司诞生并投入试生产,这是传统煤机制造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突破。"公司总经理王辉如是介绍。

001.jpg
  6月2日,商会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走进山东瀚业机械有限公司,召开智能制造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专题研讨会,为完善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柱头智能生产流水奉献专家智慧。
  商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应明,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好臣,淄博机械研究所所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宫玉敏,委员会专家、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秘书处工作人员计20余人参加。

002.jpg
  参会人员首先到商会理事单位淄博桑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观摩交流。然后到瀚业机械公司柱头智能生产流水线现场仔细了解生产线的设计研发、主要功能及试生产情况。

003.jpg

004.jpg
  总经理王辉在研讨会上讲到:我公司是一家建厂60余年的煤机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质增效,公司董事长刘道香亲自带领公司研发团队,经过两年多反复调研论证、设计研发、安装调试,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该生产线具备大批量加工单体液压支柱核心部件柱头的生产能力,不仅满足公司需要,还能为同行业提供配套。该生产线的投产,让我们初步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果。

005.jpg

006.jpg
  商会专家普遍谈到,柱头是单体液压支柱的核心部件,过去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加工工艺,成本高,效率低,以董事长刘道香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自主创新搞研发,机器换人降成本。专家们为他们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点赞、喝彩!

007.jpg

008.jpg
  各位专家一致认为,该条生产线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设计了专用数控加工机床,利用机器人实现了自动物流,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构成了一条完美的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的建成,克服了人均一台设备加工制造的传统生产模式,用人减少了十几倍,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且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证。瀚业公司这种瞄准企业主导产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转换动能的做法,值得各行各业学习借鉴。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针对柱头智能加工生产流水线在试产期间存在问题,争相发言,各抒己见。控制系统、上料系统的改进,工艺流程分析、下料标准的制定,如何进一步完善生产线的整体工业设计,下一步如何申报技术专利和首台(套)等问题,相继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为完善提升流水线技术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09.jpg
  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好臣讲到,瀚业公司立足自身实际搞研发,利用现有加工机设备改制成自动化生产线,本身就是一种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实践,值得学习推广。传统中小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核心技术是关键,人才缺乏是制约当前企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瓶颈。专家委员会下一步要重点加强会员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经常不断的组织专家进企业活动,共同为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加油。
010.jpg

商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应明讲到,商会专家走进瀚业,为完善智能生产线,每位专家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刘总带领技术团队专心致志搞研发,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了柱头智能生产线,代表了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在会员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中起到了示范和标杆的作用。我们将组织会员企业观摩学习,推广瀚业的经验。

011.jpg

张应明秘书长建议专家委员会灵活运作,可创造条件分成几个专业小组,根据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要发挥好商会专家群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交流。近期,商会将组建减速机服务平台,请专家委员会提前跟进、调研策划,为减速机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更好的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编辑:荆常宝摄影:毕延娜)